close





專家教你品鑒紫砂壺


近日,北京贊華藝術之家舉辦了關於紫砂壺的座談會,邀請了大學教授、雜誌主編、畫家、評論家、收藏家等。與會的人雖然職業不同,但對紫砂壺的喜愛是相同的。大家從紫砂壺的泥料、做工、設計、版權、審美、創新等方面發表了個人見解。本版作了詳細采訪,希望對紫砂壺愛好者有所啟發。



  


紫砂壺泡茶為什麽好喝



  張守智 (清華美院教授)



  在宜興的黃龍山上,蘊藏著制作紫砂壺的主要原料甲泥,這種泥礦開采出來後呈夾層狀,稱為“泥中泥”。一噸甲泥只能挑揀出十公斤左右紫砂礦,經過陳放、打磨之後,方能成為紫砂的原料。



  紫砂泥含的化學成分不同,加上不同程度的火焰烘烤,會呈現出各不相同的顏色。泥料燒到一定火候,顏色特別漂亮,但溫度稍一過就開始起泡,變成廢品。



  紫砂壺泡茶好喝,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材料的雙重氣孔。分子與分子之間有氣孔,最細的分子顆粒裏面有結晶水,在燒制當中,結晶水揮發掉,分子顆粒裏面變空,顆粒與顆粒之間呈鏈狀結構,因此紫砂壺比起瓷器多了吸水率。



  紫砂原料經過80目之後,顆粒有粗有細。在紫砂壺幾乎成型、泥料還潮濕的時候,用牛角片隨著紫砂壺的弧度不斷地按壓,把粗顆粒壓下去,細顆粒留在表面,紫砂壺因此有了表面不漏水、保溫性和氣孔率高的特點。用紫砂壺泡茶,茶香很快就會出來。再加上紫砂原料是中性,相比堿性的瓷杯和酸性的玻璃杯,更能泡出氣味芳香的好茶。



  藏壺先分類



  宋雙才 (老壺收藏家)



  要想把紫砂壺的好壞弄清楚就必須進行分類,不分類就沒有識別標準。紫砂壺可以分為實用器、工藝品、藝術作品三類。實用器以喝茶為主,不需要獨創性和全手工,只要使的順手、大小合適即可。工藝品最初是為了出口換匯,要求美觀,註重質量。藝術作品要有獨創性,壺型和裝飾的選擇要和主題協調一致。



  傳統意義上判斷優質紫砂壺的標準是泥、型、工、款,要選好泥,用好工,做好型,刻好章。但光有泥、型、工、款還不夠,還需要具體的衡量標準。大師做的壺匠心獨具,技藝精湛,喝茶用卻不一定順手。老的茶壺雖然值得收藏,但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意義,而非藝術價值。



  從紫砂壺的歷史上看,古人做的壺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表達情感和思想。現在普遍認為明代泡茶風氣的興起導致紫砂壺的興起,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明代家具的興起。有了黃花梨、紫檀家具,上面擺的東西當然要與之相適應,紫砂壺從此上了一個新臺階。當時的紫砂壺重視是否好看,而非好用。



  鑒別紫砂壺的好壞可以具體到六個方面:



  一、泥料。壺體密度越高越好,要做得像巖石一樣。做到密度高,首先要泥好。



  二、顏色。好壺顏色很講究。紫色高貴、神秘;紅色端莊、絢爛;黃色如綢緞一般典雅。單是顏色就讓人看不夠。



  三、器型。壺身上看到的所有線條,包括輪廓線和壺面交界面的線條,要有彈性,如樹杈、竹枝一般,能立得住,彰顯出蓬勃的生命力。身筒要有膨脹感,有氣感,有空間的張力



  四、比例。壺體造型要協調,遵循章法。



  五、細節。壺裏面看不見的地方更要做好,無一處不認真。壺的氣孔不是一個簡單的眼,而是藝術作品裏面的一個元素,一看就覺得漂亮,而不只作為透氣用。



  六、合理。符合壺理和自然規律,剛柔並濟,方圓並現,曲直相合。一把壺拿在手裏,要看出對比和變化,而不是一成不變。



  紫砂壺設計應該有版權



  韓澗明 (《收藏》雜誌主編)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紫砂壺由達官貴人的愛物變為尋常百姓的日常用品,再到今天收藏界的寵兒,甚至發展為一個藝術品代名詞,紫砂壺的受眾人群更加多元化。選擇評價一把壺的好壞因人而異,符合自己喜好的才是最好的。



  究竟什麽樣的紫砂壺價值最高?在機器與工藝不斷進步的今天,紫砂壺的做工技藝將達到無所不能,精美程度會越來越高。未來紫砂壺的價值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凝結在這把壺上的創意和智慧,而非做工本身。因此,如何界定和保護工藝師的創意,會成為紫砂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課題。未來紫砂壺領域會出現位於金字塔尖的頂級設計大師,最好的壺是通過他們的設計產生,而壺本身的最大價值就是他們的設計理念。以版權來規範市場將成為紫砂壺發展的趨勢。



  壺看精氣神



  張大華 (畫家)



  紫砂壺的實用價值不言自明,談到收藏,就不僅僅是實用,還有藝術成分在裏面。紫砂壺的收藏首先要看藝術價值。人和物之間產生的變化,是內心的變化。當我們內心對一把壺產生共鳴的時候,就有了興趣。喜歡才有收藏的欲望,而不是簡單地從名氣的角度出發,單純追求市場價值。



  紫砂壺的好壞不在於工藝是否精美,而在於做壺人的內涵有多深。內涵是心境,來自心悟、心覺、心明。每個人的欣賞角度不同,每把壺會帶來不同的心情。我們所收藏的壺一定是心中所想,心中所向,與生活息息相關。



  紫砂壺沒有做出來的時候只是一把泥土,經過工藝師的藝術加工,成為美的藝術,讓人看到便心生歡喜。做壺人賦予紫砂壺以生命力,是將物質轉換為精神的過程。生活中離不開有形與無形。有形是壺的本身,無形則是壺帶給人的聯想。由對器型的聯想,轉化為我們精神的享受。



  收藏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讓自己的智慧和學識不斷增加的過程。我們收藏的不只是紫砂壺本身,而是凝結在紫砂壺上的智慧,對自己的精神提升有所幫助。每個人視覺不同,隨著心境提高,收藏的境界逐步提高,心與智慧得到成長,從而走上收藏的另一個高度。



  制壺者用心做,收藏者用心悟,藝術品是二者之間心靈交流的承接物。只有當收藏者拋去名與利,遵從自己的本心去欣賞一把壺,才能理解制壺者的心境。



  名好不如壺好



  黃鐘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在近期舉辦的幾場大型紫砂壺拍賣會上,單價5萬元以上的大師壺不再受追捧,紛紛流拍。相反,一批中青年人制作的、單價千元左右的紫砂壺卻受到歡迎。這個現象的出現,不僅僅是幾萬元、幾十萬元的大師天價壺讓人望而卻步,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大師壺缺少創新。



  目前工藝師職稱評比繁瑣而混亂,許多人年近花甲才評上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有些人即使獲得大師稱號,但以往的時間精力過於耗費在獲取大師資格的競爭上,忽略了對紫砂壺的研究和探索。反而是一些青年人,雖然職稱不高,甚至沒職稱,但其作品卻凝結著獨特的創新理念和藝術氣息,他們的作品絕不輸給一些國家級大師。據我所知,在宜興,提起花器,必然是吳俊峰;論絞胎工藝,必少不了周伯娟;周良榮的方器則備受青睞。他們都沒有大師的光環,但作品簡潔明快,形神兼備,保留傳統而又不失時代特色,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在真正玩壺的收藏圈裏,有一大批“鐵桿粉絲”。



  蔣蓉大師曾經說過:“藝術並非一味仿真,一絲不茍地寫實、臨摹只能出工匠,唯有創造才是藝術,才能成氣候,才有出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年輕人富有新意的作品,一定能給愛壺的人帶來驚喜。



  好看好用差好玩



  於海東 (藝術評論家)



  紫砂藝術發展到今天,走過的路不算短,回過頭來看,紫砂壺的變化究竟有多大,就很容易看出問題了。作為一種生活用器,絕大多數的紫砂壺在制作過程中始終固守傳統形態,總體變化不大,可謂一壺成自我,千秋難易容。



  宜興絕大多數做紫砂壺的人習慣跟著師父學,師父又跟著師父學,紫砂的藝術始終在傳統的圈裏打轉。國內習慣以固定的審美觀看待藝術,而國外卻傾向於以一種變化的思維看待藝術。紫砂藝術要走向世界,就要跳出既定的圈子來創新。



  說到好壺,何道洪與汪寅仙兩位大師各有說法。在創新精神最強的何道洪看來,好壺首先要好用。而註重藝術變革的汪寅仙則認為,壺好少不了好看。除了好用和好看,還應該好玩。當然,怎麽玩怎麽賞是收藏家的事。



  若不苛求,好用一說在宜興基本不成問題。但好看與否另當別論。最難做到的是好玩,這一點正是以往紫砂藝人很少花心思顧及到的。為了好用,很多壺的形狀看似大小多變,實際上只是在變與不變之間變動了一下。好用的結果是,只有等這把壺摔碎了才會買第二把。



  隨著一些學者型陶藝家的介入,紫砂藝術創作逐漸從傳統造型上的好看轉向現代意識上的革新。他們不再滿足以往那種利用大自然生命形象追求表面變化之巧的審美意識,而是直接從壺的本身進行顛覆性的革命,無論是象形壺、意形壺、概念壺,都彰顯出文化元素與藝術構想交融碰撞後形成的審美新視覺;用之是壺是器,看之是鼎是物,玩之是美是趣。他們的紫砂作品往往有一個顯著特點,即見壺不識壺,識壺不忘人。用最簡單的話說,紫砂壺好不好玩,無非是一個有沒有點兒特別的意思。往深裏說,具有收藏價值的好壺必定會在紫砂藝術創作上體現出獨有的創新精神與作品影響力。



  紫砂藝術要發展,很難避開生活之需與藝術之求的矛盾,因為生活質量的提高一定會提高對生活藝術的要求。如何使這一矛盾轉化為相互促進的動力,至少在以下三點應有所註意:一是少做沒有個性的壺。做壺最怕費力不討好,如今出自宜興的紫砂壺有多少是屬於那種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不說也明白。二是多做小壺大藝術的作品。同用陽羨一方土,我在丁蜀鎮的那些天,賣壺的說活兒的多,做壺的說藝的少,最難聽到的是“境界”這兩個字。三是要把自己的個性做出來。常說畫如其人,個性不是個人的小性子,對於陶藝家而言,則是融入了畢生所學、所工、所思想後提煉出來的藝術創造性。



  好壺有多好,給我的感覺是這樣:你看它時它也會看著你,你看不見它時會想著它。也就是說,能夠放在心上的壺才是真正的好壺。


來源:北京日報



http://tw.myblog.yahoo.com/jw!djiHqYeRGBjcvl9bLSztTZI3AA--/article?mid=9059



收藏紫砂壺八戒


借多年對收藏紫砂壺的體味和研究,總結了下述的“八戒”,寫給愛好收藏茶壺的朋友們參考。
  八戒之一戒嗜財
  只所以將戒嗜財,列為八戒之首。是因為今天的商業社會,一切都和利益掛鉤,生活中的所有,幾乎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很多朋友最初介入收藏的目的,並非是因為喜好,而是出於一種當前媒體宣傳中經常暗示的所謂巨大利益的驅動。很多朋友很快進入收藏品領域又很快的退出,發現並非想象的那樣,買一個罐子,買一張畫,轉手可以賣幾十萬,上百萬,房子、車子、票子一夜俱來。有的還損失了巨額的財產,被騙子迷惑。更甚者參加違法的勾當,盜挖古墓、濫掘遺址、走私文物出境,使自己走入萬劫不復之地,皆因嗜財。
  八戒之二戒虛妄
  收藏中有許多的故事。可以說每一個收藏愛好者,都是從聽故事開始的。慢慢自己也加入了講故事的行列中去。講故事對收藏的用處有三,一、可以通過故事的述說,將精品變為普通品,將珍寶變為舊貨破爛,可以便宜到手。這類手段多出於高水平的玩家,大家通常叫做“撿了”,但此不同於“撿漏”。(此手段的獲得需要鍛煉,專家們不完全提倡使用,不過一切因人而異。就此有句俗語大家要一定記住那就是"貨賣識家",能體會此中滋味,你就會有許多老交情,否則你只能買一個人一次的便宜貨)。二、通過故事的述說,將普通品變為精品,將舊貨破爛甚至贗品變為珍寶,將去年的新東西,說成婆婆的媽媽的舅舅的姥爺從宮裏帶出來的工藝品,聽完了,你信了,你兜裏的銀子就變成別人的了。三、通過故事的述說,而博得名聲,這就如同章克標先生描述的"登龍術"一樣,在收藏這行當裏,名聲的價值非常大,不怕不懂,就怕沒名。有了名聲,就有了………不說大家也明白。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分的清虛實。不要最後自己也被虛進去。
  八戒之三戒癡愚
  癡,為迷。愚,為蒙蔽。收藏一定要有度,無度則萬事俱廢。《笑林廣記》中那費千金而得之,左手執虞舜之碗,右手持周公之杖,身披孔子之席,“求賜太公九府錢一文。”的富豪,大家不應該忘記。他的確並非是一個笑話,今日藏界確有如此者,想來都令人心酸澀。
  八戒之四戒恚嗔
  "自忿為恚,忿他為嗔。“收藏是和人打交道的事,多是買他而賣她,求於彼而釋於此,所以閑言碎語,我非你是,你是我非,各是其非,各非其是,不絕於行裏。終至互不相讓,惡語誹謗,責罵怨憤,令到人人大生不快。收藏本為雅致之道,調心養性之術,如因恚嗔而日日不悅,則得不償失”。
  八戒之五戒慳嫉
  "氣量"對一個期望有所成就的收藏愛好者而言,無疑於夜路的燈,河上的橋,海納百川故而能成其大,山聚萬土故而能成其高。收藏本身就是一種吸納,所吸納的不單是物,也包括人。每個收藏愛好者都會有其成功和出色的一面,嫉妒別人的成功,竊喜別人的失敗,是萬萬要不得的。學習他人之優,而為己之優,則會日登一步,山高雲青。
  八戒之六戒貪念
  在收藏活動中,一旦動了貪念,則自己就有可能成為別人的獵物。不貪利、不貪物,一切隨遇,你的收藏才會有躲過陷阱的警醒和更多快樂的回憶。
  八戒之七戒自欺
  有不少朋友,收藏經年,室中堆滿了壇壇罐罐瓶瓶碗碗。一說起自己的收藏就去翻目錄圖冊,元青花和這博物院的一樣,明官窯和那美術館的一樣,玉石器和英國收藏的一樣,青銅器和日本收藏的一樣。別人好意勸說,質問東西存疑。就大發雷霆直言別人不懂、嫉妒、詆毀自己的成就。以後有所感悟,發現自收藏藝術品的蹊蹺後,也不願意承認,殊不知自欺這會影響一個藏家的一生。
  八戒之八戒自用
  收藏的久了,見的東西多了,再有新手他人的誇贊。有些藏家就開始飄飄然。儼然大師風範,懷疑一切,肯定一切,自己所言皆為真理,自己所判皆是絕對。其它人的水平都不行,就自己的眼力高,什麽學者、行家、專家都是草木偶人,皆不值一提。這種心態對藏家而言絕不可取。一個優秀的藏家不能人雲亦雲,要有自己的標準,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有堅持主見的決心與能力,也要有力排眾議的魄力,但是一個優秀的藏家也不能剛愎自用惟我獨尊。一切藏品的判定要以事實為根據,理論為支撐,實踐為標尺,含糊不得,妄言不得。


來源:中國經濟網

http://tw.myblog.yahoo.com/jw!djiHqYeRGBjcvl9bLSztTZI3AA--/article?mid=9057


紫砂收藏的六要素


  目前紫砂壺市場十分火爆,市場行情不斷攀升,不僅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更得到收藏者的青睞。然而,紫砂壺造型多種多樣,其功用性也不盡相同:衝泡型、觀賞型、把玩型等。對於不同題材、不同意義的紫砂作品,紫砂收藏者該如何選擇呢?
  我認為,紫砂收藏有六要素,只要把握住這六要素,就能選到心儀的紫砂壺。
  首先,是紫砂原料,也就是泥。泥是紫砂賴以生存的基礎。紫砂壺的泥要用優質的紫砂泥,不添加其他任何東西,更不能用其他的泥替代來做紫砂作品,一定要用純正、優質的紫砂泥來做紫砂壺。
  第二,型,即造型。型是外在,神是內在。型是紫砂壺外在的東西,紫砂壺能把人的神情、心態與藝術感受融合在其中。在創作紫砂壺造型的時候,藝人有一定的創作情感、藝術題材選擇和特殊的構思,這也造就了獨特的型。
  第三,工,即紫砂做工。現在的工藝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在不斷的發展。目前的紫砂工藝已經比較精進:口蓋嚴密,器形規則方正,口蓋出水、嘴把、鈕之間的切割線都在一條線。做工精細、精致、精良,不僅僅是指做工精細,還要有一種精神面貌的東西在裏面。
  第四,款。紫砂不單是一種紫砂工藝藝術,還包括書法、繪畫、篆刻、鑲嵌等藝術形式。通過與名家書法繪畫、鑲嵌工藝師、漆雕工等相交往、相結合,工藝品的藝術價值就能1+12,這樣的作品自然會“物以稀為貴”,價值倍增。
  第五,功,即功能性。陸羽在《茶經》中提到,水為茶之父,器為茶之母,由此可見一斑。現代泡茶用紫砂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紫砂壺絕不僅僅單有衝泡的功能,還有欣賞、造型、銘刻等藝術結合價值。這些都是作為收藏的要點。此外,功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需求來定,每個人的需求都是不同的。
  第六,名。紫砂藝術跟作者的知名度、職稱也有掛鉤。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紫砂作者的名也是一個考量的標準。
  作品如人,作者是什麽樣的心態、什麽樣的性格就會做出什麽樣的作品。作品要做到有型有神,要精、氣、神、態俱全方是佳品。精是精細、精良、精致;氣是氣勢、氣度,能感染觀眾;神是指能表達作者的神情神態、所思所想的東西;態是作者創作的心態,心態很重要,如果我只想著一個月要做多少壺其功力就不會沈澱,藝術不能沈澱,其作品就不會沈穩。
  最後,我規勸大家收藏紫砂不要“好色”,即太註重外在顏色,也不要想著便宜撿漏,應該踏踏實實地從上述六方面入手。紫砂壺的這六個要素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從這六個方面入手考量才能找到合適的作品。


來源:卓越理財 作者:瞿軍強


http://tw.myblog.yahoo.com/jw!djiHqYeRGBjcvl9bLSztTZI3AA--/article?mid=905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車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